評論AI 應用案例頭條

從「麥脆雞指數」看台灣的真實物價變化|AI 應用案例

從「麥脆雞指數」看台灣的真實物價變化|AI 應用案例 麥脆雞指數 評論, AI 應用案例, 頭條

我想,應該不少台灣人都跟我一樣,深刻感受到「台灣的物價越來越貴」了吧!尤其是外食族,真的是一天比一天貴。然而,政府的 CPI 指數卻始終維持低檔,通貨膨脹真的只有 2% 嗎?主計處說大腸麵線一碗 20 元合理嗎?

我試著在網路上搜集,歷年來的「麥當勞麥脆雞」(以前的麥克炸雞)價格,並且使用 AI 製作成好讀的圖表,讓各位自行判斷,台灣的物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麥當勞麥脆雞指數

年份 價格 (元) 漲價 (%)

上面的價格,是「沒有活動、沒有打折」的原始售價,目前能找到的最早資料,應該是張哲生的 1994 年麥當勞菜單照片,當時的「麥克炸雞」單點就是 49 元。

不過也有網友質疑,那照片應該是 1996 年之後的菜單,故我從 1996 年開始計算。

另外,由於 2019 年開始,麥當勞很巧妙的將「雞腿、雞翅」分開販售,價格出現了不一樣的計算邏輯。我這邊統一以「雞腿」計價,畢竟在 2019 年以前,饕客在買麥脆雞時,多半也會加一句:「不要雞翅。」

從「麥脆雞指數」看台灣的真實物價變化|AI 應用案例 麥脆雞指數 評論, AI 應用案例, 頭條

為什麼用麥脆雞售價計算,而不是漢堡?

我想,最廣為人知的麥當勞指數,應該就是「大麥克指數」了吧!然而,我發現以台灣來說,麥脆雞其實更能準確反映出價格變化。這是單純的以雞肉價格 + 人力 + 水電租金等營運成本,所計算出來的售價,基本上不太有討論空間(沒有麵包、生菜等有的沒的干擾因子)。

更重要的是,我愛吃麥脆雞,所以我決定用「麥脆雞指數」取代「大麥克指數」,因為我喜歡:)

從「麥脆雞指數」看台灣的真實物價變化|AI 應用案例 麥脆雞指數 評論, AI 應用案例, 頭條

台灣物價在過去很平穩,直到 2018 年來臨

我想我應該可以很大膽的給出一個結論:「民進黨時代,物價飛漲;國民黨時代,物價平穩。」民進黨的長期執政,是從 2016 年蔡英文上任開始的,到了 2018 年差不多是管中閔當選台大校長,爆發「拔管」爭議的時間點。

在 2018 年以前,麥脆雞的價格一直在 49、50 元左右維持了非常多年(中間偶爾活動打折不算),但是從 2018 ~ 2024,這短短的 6 年之間,物價狂飆,單點麥脆雞的價格也在這段期間內上漲了 38%,從 50 元漲到最新的 69 元。

從「麥脆雞指數」看台灣的真實物價變化|AI 應用案例 麥脆雞指數 評論, AI 應用案例, 頭條

這種完全壓抑不住的物價,首先不能不提川普的「無限 QE」大法:美國在疫情期間瘋狂印鈔票,並且將通膨輸出到全世界,台灣也不例外。只不過,台灣的「外食物價」漲幅遠遠超過了政府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

台灣歷年消費者物價指數

年份 台灣 (%)
2014 1.2
2015 -0.3
2016 1.4
2017 0.6
2018 1.4
2019 0.6
2020 -0.2
2021 2.0
2022 2.9
2023 2.5
2024 2.2

平抑物價,應該是政府當前任務的重中之重

從「麥脆雞指數」我們可以發現,台灣的外食物價正在失控;許多人都戲稱,到了日本,居然還覺得比在台灣省錢。雖然台灣的基本薪資也有著很大的成長,但是對於收入高於基本薪資的人來說,成長就真的不那麼明顯。

從「麥脆雞指數」看台灣的真實物價變化|AI 應用案例 麥脆雞指數 評論, AI 應用案例, 頭條

以我手邊能取得的資訊來說,拿 1994 年與 2023 年做比較:

1994 vs 2023 薪資物價比較

項目 1994 年 2023 年
基本薪資 14,010 元 27,470 元 (+96.07%)
年薪中位數 376,448 元 473,104 元 (+25.68%)
麥脆雞價格 49 元 66 元 (+34.69%)

可以看出,若跟「麥脆雞指數」相比,物價的增長確實大於年薪中位數的增長。更別提,「麥脆雞指數」其實已經算是漲價保守的數據了!若拿街上賣的炸雞排來說,那可是從 30 元漲價到 80 元,成長了 166.67% 呢。

因此,平抑物價應該是政府當前的重中之重。美國通膨逐漸退燒的同時,台灣卻因為電費的高漲,即將再次迎來新的物價衝擊。這中間該如何拿捏平衡,那些沒有收入的人又該如何度日,真的得看政府專家的智慧了。

Written by
黃郁棋

《科技人》站長,在科技業打滾十年的老屁股,每天都覺得自己要被新技術取代了,完了完了。

公開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打賞科技人|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