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是 AI 消息追很勤的 AI 迷,應該也知道這件事了:Google 正式對台灣開放了全新 AI 筆記應用「NotebookLM」,可以自行上傳資料來源,包括 PDF、網頁、文字檔案以及雲端 Google 文件,自行「客製化」一個專屬於你的 AI 私人助理。更重要的是,NotebookLM 不會睜眼說瞎話,不知道的就會說不知道!
NotebookLM:Google 的 AI 超級應用免費測試中,可以丟掉其他筆記類應用了
我有點難用言語形容,這款 Google NotebookLM 帶給我的驚喜感有多大:這完全是我想像中的生成式 AI 正確用法,Google 終於漸漸讓生成式 AI 變得「更實用、更可被信賴」了。
NotebookLM 官網:https://notebooklm.google.com/

自從 OpenAI ChatGPT 推出以來,已經有非常多人被生成式 AI 的無所不能給震撼到,但是 ChatGPT 始終沒有真正完全融入人們的工作流程之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ChatGPT 會「睜眼說瞎話」,一本正經的講幹話:這就讓人感到不放心了。
你 AI 可以自由的講幹話不用負責,但是我使用你產生的內容交差,我可是要負責的啊!也因此,生成式 AI 一直無法脫離玩樂性質,實用價值始終沒有完全浮現。

人們在生成式 AI 方面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 AI 生成的內容,需要可以被信任,不要將一堆奇怪來源的阿貓阿狗內容當成資料來源
- 人們需要客製化 AI,讓 AI 只記得我希望它記得的事,讓 AI 成為我的「AI 私人秘書」
- 人們不希望「AI 私人秘書」擁有的資料被拿去使用,造成嚴重的資安隱憂

這個問題,Google 終於有些玩明白了,他們針對用戶的真實需求,利用 Gemini 1.5 Pro 模型來驅動,打造了一個「AI 私人助理型筆記應用」。
NotebookLM 具備幾個特色:
- NotebookLM 支援多模態內容:除了 Google 文件、PDF 和 TXT 檔案外,現在還支援 Google 簡報和網頁連結。(單一檔案大小必須 < 200 MB)
- NotebookLM 具備自然語言溝通能力:它是使用 Gemini 1.5 Pro 模型所驅動,你可以放心進行複雜的提問
- NotebookLM 不會使用你上傳的內容來訓練大模型:但是人工審查員有可能為了改善應用而查看內容,機敏資料可能暫時還是不適合上傳
- NotebookLM 會在使用你的資料回答問題時,標註消息來源:你給它的哪一份文件的哪裏提到過這資訊,Google 都會標註給你,超級方便
- NotebookLM 會綜合所有文件來回答問題:並不會限制於單一文件
- Notebook LM 不會睜眼說瞎話:它不知道就會說不知道

為什麼我認為 Google NotebookLM 是一個革命性的應用?
雖然說,像是 ChatGPT、Gemini 這些聊天機器人它們確實很強,問問題時有八成以上的機會,它會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資料庫來自整個網際網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但是也如同先前提到的,因為輸入的資料除了可信來源外,也包含了不可信的來源,導致這些公開的聊天機器人始終無法真正被信任、融入人群當中。

Google NotebookLM 的出現,其實打破了人們的一個習慣:寫筆記、存書籤,只有「短期」效力,時間久了,你寫過的、看過的早忘記了。
一個人的一輩子當中,看到、聽到了哪些東西,其實都是在塑造這個人的「人格」;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們看過的東西,最終都會流失在歷史的洪流中。儘管它可能還存在你的筆記本當中、存在你的 EverNote 當中,但是未來的你基本不太會使用上幾年前的筆記,大部分早就忘記。

而 Google NotebookLM,則是讓你改變習慣:你看過的東西,最終都會成為「私人資料庫」,它不但不會消失,還會在未來你與 NotebookLM 的對話互動中,一再的重新以另外一種形式重現江湖。
Google NotebookLM 並不是傻傻的將你存的筆記,一字不差的重新秀給你看,而是會在看過你所有的筆記、文件後,融會貫通來回答你的提問,這比傳統的搜尋方式強了不知道幾個等級。
私人資料庫就是數位時代形塑人格的關鍵
雖然說,現在是數據爆發、AI 快速進展的時代,台灣也成為了全球 AI 硬體中心。然而,我相信只要是身為人類,應該都不會希望自己變成機器人,失去了任何性格、特色,與情緒。
就我的判斷而言,我認為會有越來越多人崇尚「世界越快、心則慢」這句話,我有注意到很多朋友不約而同的重新開始思考這句話。
追求最新的技術、科技,讓人疲乏,生活失去情趣。然而,人們不一定要「追求快速」,只需要養成「打造私人資料庫」這個習慣即可:無論你寫下什麼、畫出什麼,上網時看到什麼,甚至拍照拍下了什麼,都讓它成為你資料庫的一部分。
你可以像金城武一樣慢慢泡茶,你的沉思、你的自我辯證,一樣寫在你的筆記當中,全世界除了你自己,以及你的「AI 私人助理」,其他的人看不到。但是當你對人生中遭遇到的問題感到疑惑時,除了詢問公開的聊天機器人、除了使用搜尋引擎,你可能也會想要問問看你的「AI 私人助理」。

就你這些年來看過的、聽過的,記下過的東西,可能你自己早已忘記或難以想起,但是透過「AI 私人助理」,你有可能得到一個專屬於你的答案,因為你的經歷形塑了你,也形塑了你的資料庫,「AI 私人助理」其實就是你自己,什麼都不會忘記的自己。
這一期比較多私人感觸,但是沒關係,《科技人》就是一個隨心所欲的地方。NotebookLM 真的很厲害,提供給你參考。
公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