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幾天我在研究 macOS 的玩法時,意外發現了一款蠻方便的小工具:SlideBrowser,顧名思義,它是一款「瀏覽器」,可以上 YouTube、Facebook,使用 ChatGPT 的瀏覽器。差別在於,這款瀏覽器必須從「螢幕邊緣」來叫出來!在不干擾你當前作業的前提下,隨手查資料、問 AI,意外的方便。
滑鼠移到螢幕邊緣自動出現:SlideBrowser 意外好用的效率工具
下載點:SlideBrowser 官網(定價 13.99 美元)
經常使用電腦工作的人應該都能同意,工作時的「流暢性」相當重要。什麼叫做「流暢性」呢?就是在作業過程中的中斷次數不能太多,工作才能進入狀態。
就好比說:
- 在使用 Word 打字的時候,忽然想查資料,於是點開瀏覽器/輸入搜尋內容/複製答案/回到 Word 修改資料,中間就出現好幾次斷點。你必須離開 Word 視窗,在新的視窗查資料,查完後再回到 Word 視窗。
- 當你正在上網瀏覽資訊的時候,忽然想問問 AI 的看法;一般而言,你可能會選擇打開新分頁/新分頁連上 AI 服務/輸入想問的問題/切回原來瀏覽的分頁,原來的瀏覽過程就被打斷。
諸如此類,當你被「打斷」的次數一多,工作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儘管離開的過程可能才幾秒鐘,可是你原來的工作流程思緒就會被中斷,這帶來的「轉換成本」累積起來可是相當大的。
Slide Browser 的特色:不打斷工作流程,隨開隨關
這個 SlideBrowser 畢竟本質是個瀏覽器,它可以同時開好幾個分頁按需使用,也可以隱藏邊欄,看起來更簡潔。

以我自己來說,我習慣常駐在 Google Gemini 的頁面(按你個人需求選擇即可),需要使用的時候,只要將滑鼠移動到螢幕邊緣,就能自動叫出 AI 界面,這用法簡直比 ChatGPT 的原生應用還要方便。
其他可能的使用場景,包括但不限於:
- 快速存取 Facebook、Instagram、X
- 快速存取 YouTube 看影片
- 快速透過 Google 查資料
- 快速存取 Wikipedia
- 開著 Google Analytics 快速查看即時流量
以上,分享今天發現的實用工具給各位,本文非業配。
公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