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AI問與答頭條

AI 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裏?NVIDIA 黃仁勳:感知、生成、代理、物理

AI 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裏?NVIDIA 黃仁勳:感知、生成、代理、物理 NVIDIA AI, Google, 深度, 產業

美國最大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其中關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依舊是非常多人期待的項目,作為 GPU 顯卡龍頭大廠的 NVIDIA 自然是目光焦點。NVIDIA 創辦人黃仁勳在展會上除了推出 RTX 50 系列顯示卡外,更帶來了相當明確的 AI 發展路線圖,AI 發展四階段:感知 AI、生成式 AI、代理式 AI,以及物理 AI。

AI 發展四階段,現在走到哪裏了?

究竟這所謂的「AI 發展四階段」,到底是什麼玩意兒?現階段,人類走到哪個階段了呢?

AI 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裏?NVIDIA 黃仁勳:感知、生成、代理、物理 NVIDIA AI, Google, 深度, 產業

人工智慧(AI)的發展可大致分為以下四個階段:感知 AI、生成式 AI、代理式 AI,以及物理 AI。從黃仁勳在 CES 2025 的演講簡報上我們可以看到,感知 AI 只是起點,從生成式 AI 開始起飛,代理式 AI 加速飛行,而物理 AI 則是目前可見到的終極目標。

感知 AI(PERCEPTION AI)

所謂的「感知 AI」,是人工智慧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的 AI 讓機器開始具備感知能力,即理解和處理來自外界的資訊,這可能包括但不限於「圖像識別」、「語音辨識」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使 AI 能夠「看見」和「聽見」周圍的環境。

感知 AI 是一切後續 AI 發展的起點,不具備感知能力的 AI 工具,無法踏出下一步。

AI 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裏?NVIDIA 黃仁勳:感知、生成、代理、物理 NVIDIA AI, Google, 深度, 產業

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

大家耳熟能詳的 ChatGPT、Google Gemini、Microsoft Copilot,目前都處於「生成式 AI」的階段。生成式 AI 能夠創建新的內容,如文字、圖像、音樂等。它利用深度學習模型,從大量資料中學習,然後生成類似但獨特的內容。

這類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內容創作、設計和醫療等領域,也是整體 AI 產業鏈起飛的根源。現階段我們所使用的各項 AI 大模型工具,都還停留在這個階段;然而,已經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AI 發展即將邁入下一個階段了。

AI 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裏?NVIDIA 黃仁勳:感知、生成、代理、物理 NVIDIA AI, Google, 深度, 產業

代理式 AI(AGENTIC AI)

「代理式 AI」是一種能夠自主完成任務的人工智慧系統。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聰明的助手、具備一部分「決策能力」的 ChatGPT。它不僅能理解你的需求,還能自己決定如何完成這些需求,並且使用各種工具來幫助達成目標。

舉個例子:假如你想要安排一次旅行,你可以告訴這個 AI 助手「我想去滑雪,但不知道去哪裡好。」這個 AI 助手會自己思考,並自行選擇、使用一些工具(比如搜尋航班、查詢天氣、推薦滑雪勝地等)來幫你找到最合適的旅行地點。它甚至還能幫你預訂機票和酒店,完全不需要你一步步指導。

就像一個擁有決策能力的大腦一樣。

根據這陣子 Google 所發表的「代理式 AI 白皮書」,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大企業對於生成式 AI 的下一步,都有著相當接近的看法:具備自行決策思考能力的生成式 AI。

Newwhitepaper_Agents2

代理式 AI 的核心組件,包括模型(Model)工具(Tools)協調層(Orchestration Layer)。模型負責決策,工具則讓代理能夠與外部世界互動,而協調層則管理代理的推理和行動循環。

簡單來說,代理式 AI 就像是一個能自己動腦筋、自己動手做事的 AI 助手,它會根據你的需求,自動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方法來完成任務。

物理 AI(PHYSICAL AI)

物理 AI 是指具備物理行動能力的人工智慧系統,能夠與現實世界進行互動。這類 AI 不僅能感知和理解環境、進行決策,還能直接執行物理操作,如機器人搬運物品或協助人類完成複雜任務。物理 AI 的發展標誌著人工智慧從純粹的數位領域進入現實世界,開啟了新的應用可能性。

AI 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裏?NVIDIA 黃仁勳:感知、生成、代理、物理 NVIDIA AI, Google, 深度, 產業

你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完全可以自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面對各種意外情況,仍然可以正確的掃地、洗碗、洗衣服,甚至是蓋房子、照顧老人幼兒。

這四個階段展示了人工智慧從感知環境、生成內容、決策行動,到最終與物理世界互動的演進過程。

面對 AI 趨勢的小小心法

AI 的技術發展,最終都是為了「幫助你完成目標」,千萬不要誤會意思,把「使用 AI」當成你的目標,那就本末倒置了。比起學習五花八門的 AI 工具使用方式,我們更需要思考的,其實是「人生、當下的真實目標是什麼」,AI 只是一個好用的工具而已,它可有可無,就算沒有 AI,也不影響我們追求目標的動機。

共勉之。

Written by
黃郁棋

《科技人》站長,在科技業打滾十年的老屁股,每天都覺得自己要被新技術取代了,完了完了。

公開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打賞科技人|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