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應用案例AI產業科技人筆記

《科技人》整合 Felo.ai 搜尋引擎: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功能|AI 應用案例

《科技人》整合 Felo.ai 搜尋引擎: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功能|AI 應用案例 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功能 AI, Google, 深度, 產業

時至今日,網路上的 AI 工具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大神們,熱情的分享這些新工具的可能性,AI 世界看起來欣欣向榮 … 真的是這樣嗎?我注意到,現在的 AI 生態出現一個詭異現象:工具我做我的、用戶你玩你的,從「知道」到「實用」的過程當中,出現了一個相當大的鴻溝。

事實上,要讓 AI 變得實用,不一定非得使用到多麼高明的技術、多麼花哨的程式語言,有些時候你只是需要「將對的工具,放到對的地方使用」,如此而已。《科技人》最近整合了 Felo.ai 搜尋引擎,利用外部的資源,來做到「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功能!而在這中間,我甚至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透過 Felo.ai 實現「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是如何做到的?

Felo.ai 是一款「AI 搜尋引擎」,透過它,你可以像正常說話一般的「問」出你的問題,AI 會理解你的問題後,找出最符合你需要的答案。而《科技人》現在透過簡單的「網址結構利用」做法,來實現「客製化自然語言模型」,用戶只要像正常說話那樣,輸入跟科技相關的問題,AI 就會在理解你的問題後,從《科技人》網站找到相關的、合適的答案來回答你。

《科技人》整合 Felo.ai 搜尋引擎: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功能|AI 應用案例 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功能 AI, Google, 深度, 產業

這是一種「RAG」的應用玩法。RAG(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是「檢索增強生成」的意思,所謂的檢索增強生成,是賦予生成式 AI 資訊檢索能力的技術。RAG 生成「最佳化、客製化大型語言模型」的方式,是讓模型根據指定的一組檔案資料,來回應使用者的查詢,並同時利用這些資訊增強模型自身龐大的靜態訓練資料

簡單講,RAG AI 搜尋引擎可以聽得懂人話、在指定的地方找到答案後,同樣用人話來回答你,就算原始資料來源寫得很難懂也沒關係,RAG 會消化這些資料後,直接生成你看得懂的人話解答。

這邊我提一下,第一個想到網站整合 Felo.ai 用法的人不是我,而是 Will 保哥的技術交流中心。我只是拾人牙慧,依樣畫葫蘆罷了。(你只要滑動到《科技人》網站底部,就會看見「自然語言搜尋」的常駐功能)


至於是如何做到客製化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將用戶輸入的「問題」變成 Query,並且指定資料來源是《科技人》,就完成了。

例如,當用戶輸入「AI 有哪些現實中的應用可能?」送出後就會自動打開 Felo.ai 頁面,並帶入下面這段搜尋文字:

site:techtarian.com AI 有哪些現實中的應用可能?
《科技人》整合 Felo.ai 搜尋引擎: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功能|AI 應用案例 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功能 AI, Google, 深度, 產業

這樣,就可以在不花一毛錢的前提下,幫網站實現「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了,Felo.ai 甚至還會幫它的每一個回答附上出處(你網站的某篇文章),真的是非常方便。對 Felo.ai 來說,我們這種用法也是在幫他們帶來新的用戶,算是一個雙贏的玩法。

最後我想聊聊,在 AI 世界「實用」的重要性

我不久前曾舉一個例子:你把達文西機器手臂放在車庫,打算用它來幫汽車更換機油,只能說你用錯地方了。

每一個強大的工具,都要放到對的地方,才會真正帶來效率的提升、產值的爆發。AI 服務、創新工具多到讓人眼花繚亂,我注意到有些人沉溺在這些新奇的工具當中,花錢、體驗、遺忘;花錢、體驗、遺忘,陷入了這樣的輪迴。

除了浪費錢、浪費時間,也浪費掉了這些新工具正確發揮的機會。我曾經在「AI 泡沫化要來了嗎?我看到的關鍵問題:擁有拆解型思考能力的人太少」一文中提到,有能力將問題拆解、找到 AI 能介入的「窗口、的人,真的太少了。這就導致,AI 大模型越來越強、硬體越來越先進,但是用戶的使用卻很大程度上停滯不前。

《科技人》整合 Felo.ai 搜尋引擎: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功能|AI 應用案例 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功能 AI, Google, 深度, 產業

你根本不知道你需要什麼,你根本不知道現在的任務如何讓 AI 介入,自然就無法受惠於 AI 帶來的效率暴風成長果實。

以《科技人》的「客製化自然語言搜尋」為例,我並不需要自己花大錢去租用 GPU 機櫃、不需要自己麻煩的訓練一個大模型,也不需要心驚膽戰的使用 AI 服務的 API(怕被玩爆,資金枯竭),只需要巧妙的利用別人的服務,就能做到完全一樣的效果於目的,而且最終帶來雙贏的結果。

很多時候,讓好工具變得實用,你需要的並不是更多的錢、更高超的編程能力,或是更好的硬體;你需要的,只是打破常規思考的能力,將不同的兩個東西組合起來,往往會帶來奇效,共勉之。

Written by
黃郁棋

《科技人》站長,在科技業打滾十年的老屁股,每天都覺得自己要被新技術取代了,完了完了。

公開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打賞科技人|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