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Android Authority 的報導,Google 已證實將從下週開始,把 Android 作業系統的開發完全轉為私有化。這意味著,過去在公共 AOSP Gerrit(Android 開源專案的程式碼審查系統)上進行的部分開發工作,未來將全部在 Google 內部分支中私下進行。換句話說,第三方開發者將很難再對 AOSP 專案做出貢獻。

封閉式開發但開放最終原始碼,Google 為何做此決定
Google 官方的說法:這項改變的目的,是在簡化 Android OS 的開發流程,而非阻礙外部開發者。目前,Google 維護兩個主要的 Android 分支:公共 AOSP 分支和內部開發分支。這種雙軌制開發模式導致兩個分支之間存在差異,進而產生合併衝突問題。
例如,當開發者在 AOSP 中添加新的輔助功能設定時,由於 AOSP 和 Google 內部分支中設定列表長度不同,就會產生合併衝突。雖然這類問題通常有解決方案,但類似的合併衝突數不勝數,大大增加了開發的複雜性。
為解決這些問題,Google 決定統一開發流程,將所有 Android 開發工作轉移到內部分支中進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仍然承諾會開源 Android 的原始碼。這意味著 Android 並非真正變成「閉源」的產品,而是開發過程不再公開。Google 將繼續在每次發布新版本時公開相應的原始碼,例如將在 2025 年晚些時候發布 Android 16,我們仍然可以獲取它的原始碼。
此外,Google 也將繼續發布 Android Linux 核心分支的原始碼,因為它受 GPLv2 許可證約束,該許可證要求必須發布原始碼。
AOSP 採封閉式開發,對無 GMS 手機廠商的影響
AOSP 採取封閉式開發的做法,對沒有 Google Mobile Services(GMS)授權的手機廠商(如華為等中國廠商),可能帶來更大的挑戰。這些廠商本來就無法使用 Google 的服務和應用,現在他們將更難跟上 Android 平台的最新變化。

由於未來所有的 Android 開發工作都會在 Google 公司內部進行,沒有 GMS 授權的廠商只能在 Google 發布原始碼後才能獲取最新的 Android 變更,這意味著他們將始終落後數週或數月。
華為雖然有推出「純血鴻蒙」HarmonyOS Next 作為取代 Android 的戰略選項,但是對不少舊設備而言,以及對海外版本的華為移動設備而言,都是繼續運行基於 Android 的 EMUI 系統。未來,EMUI 系統的更新,可能會大大的減緩,甚至停止。
這可能進一步擴大有 GMS 和沒有 GMS 的 Android 設備之間的差距,使後者在功能和安全性方面處於更不利的位置。

看不見的另一面:美中科技角力下的開源危機
雖然 Google 官方並沒有提到,但是在美國不斷加強對中國科技企業制裁的背景下,這一決定其實也引發了 Google 是否在變相「去中國化」的猜測。過去,中國和俄羅斯的開發者也是 AOSP 的重要貢獻者,像是華為的開發人員其實對 AOSP 就做出過不小的貢獻。但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開源項目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一旦 AOSP 專案過多地接受來自中俄開發者的貢獻,整個開源專案在未來都可能面臨非常大的困境:因為美國政府禁止這些中國開發人員使用美國的技術,或參與貢獻。在這種情況下,某種程度的「閉源」開發可能是 Google 不得已的選擇,通過讓 Google 內部自行開發,再將最終原始碼開源,可以減少第三方開發者(特別是來自受制裁國家的開發者)對專案的直接影響。

這一事件再次證明,「科技歸科技、政治歸政治」終究只是理想。美國對中國進行的各項制裁,開源專案也無法置身事外。即使是像 Android 這樣的全球性開源項目,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這一變化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但對於開源社區和全球科技生態系統而言,這代表著一個更加封閉和分裂的發展趨勢,反映了當前全球科技治理面臨的深刻挑戰。
公開留言